“贛”飯人,“贛”飯魂,江西人的一天從“嗦粉”開始。在江西人心中,對于早餐的第一反應,無疑是從一碗鮮辣爽口的拌粉開始,再配上一碗味道醇厚的瓦罐湯。
一口粉一口湯,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,這便喚醒了一座城……正如錢鐘書曾說過的:在有職業的人眼里,早餐是今天的開始,吃飽了才能工作。
寒冬的清晨,來一碗冒著熱氣的米粉,和咕嘟咕嘟的熱湯,一并下肚,一座城市的一天開始了。早餐,喚醒的不僅是你我,更是一座城。 一城一俗,一城一味。江西的米粉便把這條美食風景線串聯起來了。拌粉燙粉炒粉冷粉根根不同,牛肉粉冷拌粉泡粉樣樣鮮香。
最樸實的米粉,最普通的家常味道,卻總能在餐桌上散發出最誘人的味道,這就是江西米粉的魅力。江西米粉的歷史,根據歷史考證,江西米粉的記載始于東漢末年,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。另據錢鐘書《管錐編》考據,中華米粉最早起源于東漢時期的九江。
南宋文學家樓鑰《陳表道慧米纜》詩曰∶“江西誰將米作纜,揣送銀絲光可鑒。仙禾為餅亞來牟,細剪暴乾供健略……”。可見,宋時江西的“米纜”已經可以做得細白而又光潔無比了。江西自古以來都是魚米之鄉,盛產大米。民以食為天,在吃方面,勤勞的人類可不會隨意應付。將優質大米經過浸泡、發酵、磨漿,再用石塊壓5個小時,經過蒸煮,用機器壓成圓圓的米粉,軟糯Q彈的新鮮米粉就做成了。千百年來工序沒有變、辛勞沒有變、味道沒有變。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、消費建議,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原文轉自:東方資訊
圖文出自于網絡,僅供交流學習,如侵犯到您的權益,敬請告知刪除
上一個:江西:豐收時節 一碗米粉慰藉鄉愁
下一個:【端午節】端午來祝福,歲歲常安康